我在军校护校,今天是离开家的第400天……
作者单位:陆军边海防学院乌鲁木齐校区
作者:张杰 卢伟君 安杰
摄影:杨德智
阳光刚刚落在大地上,窗外便传来了起床的号子。四平和他的同学们利落的穿好衣服,将被子迅速叠的方方正正,开始了一天“护校”生活。

▲刚刚叠好的被子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一个个“逆行”的身影温暖着人们的心窝,与病魔赛跑的工作人员感动了每名国人。与此同时,陆军边海防学院乌鲁木齐校区中也有一批默默奉献的人,他们虽然不是白衣天使,却同样坚守在防疫一线,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今天是他们离开家的第400天。

▲手机上的备忘录
今天同往常一样,四平提前到达弹药库与上一班岗哨进行岗哨交接,在这特殊的时期站岗不能有一丝的松懈,尤其是夜间,四平认真执行着岗哨的每一项职责。当然,每天除了站岗,还要对宿舍进行全面细致的消毒。有时遇到下雪天,要对道路积雪及时进行清扫。面对每日高强度的工作,四平和他的战友们积极工作,不敢一丝懈怠,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自己深爱的这片土地。

▲雪后大家一起铲雪
相比家里,学校有丰富的学习资料和训练器材,工作之余四平和其它人一样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训练计划,体能训练、论文的撰写乃至文化课的学习,一个也不落下。在职业规划上,四平有着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在别人眼里他一直都保持着一股“闯”劲,永远积极向上。因为大家知道,他心里早就有了想去建功立业的地方。

“上次离开家的那种不舍,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感受过了。”四平笑着说道,在水房洗衣服的时候抬头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想比起刚入校时那一脸的“书生气”,现在倒是多了几分刚毅。
今年是他考入军校的第四年,也是他拥有的最后一个寒假,为了能让更多的战友回家过年,在放假前他毅然决然地填写了护校申请书并担任寒假前半程的护校任务,原计划年后就可以回家与父母团圆。但由于今年特殊的形势,这个团聚的机会又要推迟一年。
小时候过年,电视里记者采访坚守一线官兵们的画面,四平仍记忆犹新,每当看见在满天烟花烂漫下坚守岗位执勤的哨兵,他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感动与敬佩。
巧合的是,今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四平也在站岗,他知道家里年夜饭因为自己的缺席少了往年的热闹,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些难过,但是想到自己和千千万万的抗疫工作者们一样在为国家做贡献,又由心而发的自豪。

▲过年时妈妈的一句叮嘱让人更想家了
熄灯前四平给父母发起了“每日视频”,电话那头的父母早已在手机前等候,视频接通后妈妈看见四平脸上长了一个痘,于是就一直给儿子分享养生知识,“按这个穴位能下火,拍打这个地方能促进肠道畅通。”妈妈一边示范一边说着,面对往日的唠叨,四平选择不再打断,而爸爸却在一旁催促着:“该熄灯了,孩子该休息了。”互相道晚安后,妈妈不舍地挂掉了电话。思念的情绪,悠悠荡荡、隐隐约约在人们心底沉寂着,父母们其实早就做好准备,他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
明天起床号响起又会是新的一天,对于四平来说这可能只是刚刚开始,但是他知道当兵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从来不变的初心。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有一首歌在四平脑海里循环播放。
“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谁来保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