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书画院院长刘红光草书作品欣赏
本网讯:(张成华)2020年1月18日上午10:00,亚空间年度首个艺术家开个展项目:【凛·刘红光草书展?】顺利开幕。现场到来的有各级政府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人士。
刘红光
斋号大风阁
现任商丘市书画院院长,书画培训中心导师。
2007年研修于北京画院王文芳山水画工作室。
2008 年研修于石齐艺术研究会国画工作室。
2013 年研修于中国人民大学刘洪彪书法工作室。
书道中的草法精髓是什么?刘红光主攻草书,对此却茫昧凄惶。隐忍了多年之后,他终于决定赴京拜书道名家刘洪彪先生为师,潜心于草书艺术的学习与研究,而今回望在此之前的汉字书写历程,几乎是野蛮生长。
北京的学习经历,在刘洪彪先生的指导下,刘红光为彼时的情愫找到了一个豁口,化解了他心中的心中的郁结,重新唤醒了对书法艺术的那份热情,他决定再次出发。
“你爱上艺术是一回事,倘若不去参破悟透它,既使笔耕不辍、日日勤勉也是难见成效,没有用的。”刘红光反对所谓的“天道酬勤”,他认为这种书法多少有些误人,世上从不缺勤奋的人,书法基础好的人多的是,但真正的书法家没几个,名家大家更是寥寥。从事书法艺术不是很艰难,而是很残酷:不明道、不参悟、没有希望的。
书法作品的内容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作用,刘红光认为,那些被书写者奉为至宝的格言警句大都是一种封闭的价值理论,像是圣人的断喝,没有逻辑,没有论证,更无法经得起理性的推敲。
当有人问他,你怎么看待今日流行的“丑书”时,他说,任何一种文化或艺术形式,本身具有内在的多重歧义。文化艺术形式本身无高低贵贱,关键是看现实意志的形式偏好,权利主导和征用目的。与其让权利主导一种文化形式,让形式形成历史罪孽和文化垃圾,不如把文化的自由创造彻底放归民间,让社会在觉醒的进步中选择有利于生命的生态理性和普世价值。
“遗憾的是,当今的专业书写者大都没有受过普世价值的洗礼,一生只在传统文化水坑中自赏,因为这种技术炫耀不构成对现实的任何批判,又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所有世俗的名利被当成了光辉的成就......”刘红光爱酒,每每酒后一改往日的拘谨,或吐露心中所思所想,或纵笔挥毫,每每在布局,书写的力道,笔墨的浓枯与字距的疏密中反复打磨推敲,力图作品中呈现出自身的精神性与对书写内容的独到的理解与感悟。我想,没有平日的日积月累的研习,没有高尚的审美修养与多年的人生历练,字是写不好的。
开幕回顾

策展人 李峰

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商丘日报社社长 刘道明

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书记、副局长 李景增

商丘市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 赵云峰

商丘市豫剧院党委书记、院长 陈新琴

商丘市回民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韩道平

艺术家、商丘市书画院院长 刘红光

亚空间创立人 刘亚

部分作品

《斗方九品》70cm×70cm×9

《濯足扶桑》 146cm×146cm

左 《三峡感悟》
中 《题沙漠之花》
右 《关山月》
180cm×49cm×3

左《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6cm×42cm×2
右《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146cm×42cm×2

《春日忆李白》 360cm×143cm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650cm×146cm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418cm×367cm
亚空间是一个独立的艺术空间机构,2019年成立于商丘。通过对话、展示、研究等方式推进跨领域、多维度的交流,从而进行开放、独立且自由的思考与发问。以研究性、实验性、对话性的展览为核心,关注、推动和链接中原地区的文化艺术生态,继而成为艺术与社会、公众间的台。
下一篇:连俊义少将书法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