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榕:无悔十二载 真情献军休
中国军转民杂志网讯:“军休干部是党、国家、军队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时刻把军休干部的冷暖放在心上,切实做到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沟通,让老干部共享发展成果,政治上有荣誉感、组织上有归属感、生活上有幸福感。要倾听他们的呼声,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生活舒心、幸福。”
近年来,邢台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一休养所副所长聂榕以崇敬的态度、真挚的情感、担当的作为,倾心尽力服务保障所内上百名军休干部,先后被上级表彰为“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2019年—2021年连续三年考评优秀。 聂榕用行动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用满腔赤诚展现了绿叶对根的情意。
牢记光荣使命 用心用情服务
1987年出生的聂榕,自参加工作以来,牢记“军休之事无小事”,积极为军休干部解难事、办实事,用心做军休干部的守护人。面对军休干部这一特殊的老年群体和琐碎复杂的日常工作,她从不懈怠厌烦,工作12年来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耐心细致的态度服务在军休一线。
2019年11月,军休干部焦群亮打来电话,说肺癌细胞转移大脑,急需到海南301医院治疗,询问如何办理异地就医手续,得知他唯一的儿子在北京工作,聂榕立刻安慰老人:“您放心去看病,剩下的手续我来跑”。那段时间跨省就医异地备案系统正在升级,刷新多次都无法登录,聂榕直接到老人家中,根据事先咨询的备案材料一一核对,然后带着手续马不停蹄的到市医保局进行现场备案,事后她坚持刷新网络,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二天下午6点完成了网络备案,为老人的异地就医上了“双保险”,老人安心顺利的在海南办理了入院手续。老人感激说:“小聂这闺女真是我们军休干部的坚强后盾!有她在,我们放心!”
让奉献见真情 用行动暖人心
“想休干之所想,急休干之所急”,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一直是聂榕工作的座右铭。
所里的病退士官王爱辉,身患血液疾病,需常年口服化疗药,他的小儿子在三岁时又被诊断患了自闭症,让原本负担沉重的家庭雪上加霜。聂榕在了解孩子的情况后,自己购买学习用品和冬季衣物送到王爱辉家中,并把身边能动员的亲戚朋友都动员起来,多方打听,终于联系上一位特教中心的老师,经过反复沟通,终于让孩子顺利入学。入学后,她又积极协调,为孩子申请了助学金,极大地减轻了王爱辉的家庭负担,经过两年来的训练,孩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王爱辉高兴的给聂榕发微信说:“好好训练,咱孩子也有机会像正常孩子一样自理生活!我替孩子,谢谢你!”
2021年1月25日,南宫市因新冠肺炎疫情已封闭管理23天,军休干部宋铁刚常年居住在南宫,此时他打来电话求助,隔离期间采购物品需要电子支付,他的微信上已经没有零钱,儿子又在隔离点工作无暇顾及二老,聂榕听到这种情况,二话不说,立刻微信给宋铁刚转过去2000元应急,此后聂榕每天打电话询问他的生活状态,鼓励他乐观应对疫情。宋铁刚在微信群中感慨地说道:“患难见真情!小聂真是我们的贴心好干部!”
聂榕把军休干部当做亲人朋友,始终把他们的困难放在心上,把他们的幸福当做自己工作的追求和目标,让奉献见真情,用行动暖人心。
传承红色基因 积极发光发热
军休干部政治素质强、理论水平高、工作作风硬,为了充分发挥军休干部的经验优势,2019年在聂榕的积极努力下,邢台市军休一所艺术团成立。作为秘书长的她,积极沟通协调各方,让军休干部的身影活跃在公益慰问演出、社区党课宣讲、学校国防教育、乡村义诊送药、文明城市创建等基层一线。
近年来,市军休一所先后组织开展革命传统宣讲活动10余次,健康义诊20余次,军休干部自编自演的群口快板《老兵的情怀》、诗朗诵《中国梦 军休情》多次登上邢台市各类演出舞台,向社会各界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军休干部的魅力风采。70岁的军休干部魏垂华说:“能为有需要的人做点事情,觉得很值得,也很快乐。”作为艺术团的发起人、组织者,聂榕身兼秘书长、演出骨干、后勤保障、宣传等数职,但她从不喊累叫苦,她带着责任和使命,在鼓励引导军休干部老有所为、奋斗终身的同时,与军休干部们一道在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军休正能量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作为一名军休工作者,聂榕始终坚守初心,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做好每一次服务,凭着对军休工作的满腔热情和对军休干部的崇高敬意,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平凡的岗位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责任主编 朱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