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到珍珠的蜕变——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一线扶贫工作纪实
中国军转民网讯(记者 刘红伟)全县14524户60583人脱贫、40个脱贫困摘帽村得到巩固提升;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10.14%降低到现在的0;经鉴定属于危房96户(原存量39户、新增存量57户),已全部进行改造;发放2020年春季学期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供养学生教育扶贫资助222人36.58万元。2020年以来,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持续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取得了很大成效,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成绩单。
脱贫攻坚千头万绪,乐东黎族自治县如何在疫情影响下,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离不开该县领导班子的顶层设计和政治智慧及扑下身子挖穷根的孺子牛精神,更是一线扶贫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绣花”精神的体现。
压实各级脱贫攻坚战斗体系责任
该县根据《海南省抗疫情 保增收 防返贫十五条措施》等相关文件精神,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筹备召开了4次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3次县打赢脱贫攻坚指挥部会议,2次书记专题会、1次“继续背水一战,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誓师大会,进一步安排部署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明确五级书记抓落实,层层压实责任。该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开展遍访活动,深入带贫企业、带贫合作社及各镇村进行调研,切实掌握扶贫企业及合作社、贫困群众生产现状,帮助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和解决生产难题,鼓励企业、合作社合理安排农时,尽快恢复产能,充分发挥带贫益贫作用。

及早谋划部署安排专项扶贫资金项目
该县高度重视扶贫资金使用,做到了及早谋划、及早安排,重点规划实施产业发展项目、安全饮水项目、教育扶贫项目等,全面压实“两不愁三保障”基础,提升产业发展成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发展成果普惠到每个贫困户。截止7月17日,全县已收到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458万元(中央资金13779万元、省级资金7850万元、县级资金6829万元),已安排项目145个,已开工145个,开工率100%,目前正在按时序进度施工,累计支出14445.13万元,支出进度50.76%;新到位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596.9万元,正在安排项目。

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
一是继续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今年来,投入4521.78万元组织实施建设了万冲镇国强村等45宗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目前,14宗项目已完成100%。二是持续加强安全饮水工程设施设备管护工作,2020年1月以来开展管网维护550次、水塔水池清淤312次、消毒加药582次,巡查373次,全面确保供水工程运行正常,保障水质安全。
制定印发了《乐东黎族自治县2020年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改造实施方案》,全面摸清建立贫困户贫困户4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2020年初,指导各镇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性排查认定,委托第三方专业鉴定机构对4类重点贫困对象疑似危房开展危险性等级鉴定,经鉴定属于危房96户(原存量39户、新增存量57户),已全部进行改造。截至目前,省下达改造任务39户,开工建设39户,开工率100%,竣工39户,竣工率100%;新增县级自筹任务57户,开工率100%,竣工57户,竣工率100%。

教育保障方面。一是派出10个工作组分别进驻10个镇,负责协调、督查、指导本镇教育扶贫工作。二是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夯实“两条线”控辍保学责任;健全控辍保学台账,对反复逃学或易发辍学的贫困生进行防控,发现辍学及时实施“人盯人”劝返,全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三是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和送教上门等系列活动,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除身体原因无学习能力以外的适龄贫困家庭学生零辍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100%接受基本教育。四是抓准资助政策,以2019年春季学期贫困学生为基数,已按户籍和学籍提前全面核查贫困学生12741人获得国家项目资助情况,并将核查结果反馈各地教育部门和中职学校及县内各学校。目前,已发放2020年春季学期建档立卡中职学生1156人204.75万元;发放2020年春季学期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供养学生教育扶贫资助222人36.58万元,做到应助尽助。

健康扶贫和医疗保障方面。组织家庭医生与贫困慢病患者全面签约,实现贫困慢病患者应签尽签。以疫情为切入点,持续做好健康扶贫工作,结合疫情防控发现的短板弱项,进一步加强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队伍建设,稳定和巩固基层服务网络。持续做好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层医务人员在开展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了解掌握贫困人口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重点指导贫困人口做好个人和家庭防护。按250元/人缴费标准,已从医疗救助资金中安排1561.425万元作为贫困户新农合政府代缴资金,受益贫困人口60570人。截至6月,贫困户家庭新增成员补缴参合251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参合全覆盖。
加强产业就业扶贫工作,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产业扶贫方面。一是已对经营不善、难以为续的56家扶贫合作社进行了关停处理。二是加大产业项目资金投入,继续依托“5+1”扶贫产业平台,实施火龙果、金菠萝种植等一批产业项目。同时,大力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豇豆、黄瓜、茄子等冬季瓜菜种植产业,持续做好一块果地、一群牲畜、一片菜地以及槟榔、椰子、橡胶“三棵树”产业项目以及发展庭院经济,多渠道增收,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今年来,投入中央和省级13413万元用于发展扶贫产业(其中,入股扶贫产业12271.4648万元、物资采购1141.54万元),占中央和省级资金的71.11%。三是继续落实产业奖补政策,全县自我发展生产收入4000元以上产业奖补共2176户,预计奖励资金合计217.6万元。四是构建产业联络员制度,加强对我县扶贫合作企业、扶贫合作的服务和监管,规范扶贫产业项目管理,促使扶贫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 全县已选聘扶贫产业联络员293名,对接扶贫合作企业及扶贫合作社。五是搭建产销线上线下对接平台,对接了天猫、阿里巴巴、乐东优选等线上平台销售扶贫产品共740.2吨、376.89万元,对接了浙江嘉兴批发市场、广州江南批发市场等线下渠道销售扶贫产品67430.79吨、66743.78万元。并在抱由、千家、黄流、利国等4镇设立4个农产品保底收购点,当市场瓜菜价格低于 该县规定的最低保护价格时,由保底收购点按最低保护价收购扶贫农产品。并对收购商给予一定的补贴,以保证贫困户农产品价格稳定,防止滞销和价贱伤农的情况。收购点挂牌运营以来,共收购各类农产品2700多吨,其中,收购滞销差价补贴农产品901吨,涉及农户166户,确保了扶贫产品产得出、销得去,取得了一定成效。六是推动产业扶贫转型升级,结合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及扶志扶智工作,精准发力。电商扶贫方面,已完成10个镇 48个村 125户贫困户的一户一码产业调研工作;已完成原产地商品流通协会、蜂蜜协会、田头鸡协会3个协会103家信息收集工作。推出扶贫攻坚电商惠农超市线上平台积分商城,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抱由、大安、千家、尖峰、志仲、万冲六个镇的42个行政贫困村建设我县电商扶贫新载体惠农超市。2019年惠农超市活动兑换积分39.95万分,等额约40万元。兑换物资贫困户数2147户。有效的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推进扶志扶智工作,电商带动脱贫;利用海南爱心扶贫网、乐东优选平台等平台代卖农产品;利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帮助村民进行代买服务;利用支付宝、微信等便民平台,宣传并引导村民参与代缴费服务等;利用菜鸟驿站、邮政等为村民提供快递代寄、派送服务。实现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网络销售额259万以上。旅游扶贫方面,2019年,乐东成功创建了抱由镇佳西村;万冲镇卡法村、抱班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完成了抱由镇红水村、抱邱村、尖峰镇山道村旅游扶贫示范村规划工作,建成了抱由镇佳西村、红水村、万冲镇卡法村、利国镇望楼港村等一批椰级乡村旅游点,同时在具备3个 一级以上 一级乡村旅游点设立旅游扶贫商品销售区。并已策划6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和4条骑行线路,圆满举办“亲近自然 放飞心情 多彩乐东·发现之旅 ”自驾游活动和望楼港露营活动。2020年, 该县继续打造千家镇只文村、温仁村、万冲镇南班村、保派村、 抱由镇抱湾村、排齐村、志仲镇塔丰村、奋赛村、大安镇西黎村、只朝村等1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旅游扶贫示范村。七是建立了扶贫资金定期通报制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制度,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扶贫合作企业和扶贫合作社均已建立扶贫专款账户,各镇财政所指派专人帮助扶贫合作企业及扶贫合作社制定扶贫资金管理制度,确保扶贫资金依法依规使用。

就业扶贫方面。进一步搭建就业平台,推进就业扶贫工作,解决因疫情影响的就业问题。一是县人社局、县扶贫办、县发改委、县住建局等部门积极收集本县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用工信息,并通过掌上乐东、村广播站、村公告栏、微信等渠道及时发布,截止7月17日,组织引导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25714人,占省定任务(22906人)的112.26%,其中,到省外务工1422人,省内县外务工6615人,到生产基地进行农产品加工、分拣、包装等岗位灵活就业17677人,点对点输送43人。并在系统上及时更新录入信息数据。二是举办乐东县“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会以及在各镇组织“稳就业、助脱贫”专场招聘会10场,进场企业518家,提供岗位9991个,进场求职3195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307人,达成就业意向528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88人。三是积极开发镇村防疫消杀、社区巡查、卡点值守等临时扶贫公益岗位,安置338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47人)就业。四是落实就业奖补政策,已发放贫困劳动力培训期间伙食交通补助人数1580人,金额118.5万元,发放外出务工奖补565人112.6万元,交通奖励补贴167人5.26万元。五是认真落实《海南省组织贫困劳动力积极务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引导就近就地务工、跨区域输送就业、政府重点项目吸纳就业等多样化的方式帮助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就业。积极响应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发动贫困劳动力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务工的号召,为有意愿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服务。截止目前,全县已组织76名(其中贫困劳动力51名)外出务工人员,通过体检和为期两天的军训及相关技能培训后,集中乘坐我县提供的免费服务专车,从乐东县城直达广东省深圳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务工,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的目标。六是开展扶贫扶志扶智政策宣讲活动。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解读,引导帮助更多人群熟悉政策、享受政策红利。开展宣讲48场,惠及5878人。

发动社会力量,推进消费扶贫
全面落实消费扶贫“春风大行动”,推进“线上”和“线下”消费扶贫活动,印发《抗疫助农消费扶贫行动倡议书》,创建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微信群,及时发布扶贫产品信息,鼓励引导全县机关领导干部职工认购扶贫产品,千方百计推动消费扶贫。一是“线上”运用阿里巴巴、天猫、优选平台、微商、海南爱心扶贫网等网络平台,销售扶贫产品,并开展“抖音嗨够”活动,县政府主要领导运动抖音直播销售我县扶贫农产品,扭转了“销路难、价格低”的困境,累计完成“线上”销售乐东蜜瓜等扶贫农产品736.3吨,销售金额375.4万元。二是“线下”举办“爱心扶贫大集市”活动,“食堂直供”团购活动、“百企帮百村”消费扶贫行动、“爱心助贫困、工会送瓜菜”等系列活动,举办了6场“爱心扶贫大集市”活动(县级2场、镇级4场),销售129.6万元。“工会送瓜菜”、爱心企业捐赠活动、“宅家够菜”等爱心扶贫公益活动共计18.59万元。

落实综合保障性扶贫,解决特困户基本生活难题
该县11个镇均建立了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对于救助额度在城市低保标准3倍以内的小额救助由镇政府审批并发放临时救助金。对因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造成重大生活困难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加大救助力度。截止目前,已对生活陷入困境共119户433人13.82万元实施小额临时救助;已对因接触感染患者隔离导致生活困难的3户6人实施小额临时救助2380元,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县脱贫攻坚成效的影响。
深入推进扶志扶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2020年,将“六治”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以“六治”专项治理为抓手,推进扶志扶智工作。安排了498名“六治”转化指导员深入各镇村开展“六治”转化治理工作,从思想上、精神上,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的信心、坚定致富的决心;引导群众学政策、学法治、学致富本领,成功转化了272名治理对象,改变了治理对象的观念、激发其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了扶志扶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