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王世成:平凡岗位续写军人风采
中国军转民网讯(首席记者 王守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雷锋同志的名言,而坚持这种精神却并不简单。奉献、坚持、持之以恒的品质缺一不可。
现年54岁的王世成,是深圳巴士集团第三分公司凤凰车队M435路公交一名驾驶员。身为驾驶员,他在日常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完成公司各项任务,对待乘客服务热情、对待同事热心和善,在疫情期间更是出色地完成了公司部署口岸人员转运的特殊任务。不为人知他在空闲时间为社会默默地奉献,参与义工时长达2000多小时,献血次数超过60次,总量超过20000毫升。
这些数字,无不在表达着他的勤勤恳恳、乐于奉献精神,但更可贵的是他的一句:“这些都是很平凡的小事”。正是一件件他眼里平凡的小事,积累成了一件不平凡的事、一种不平凡的精神。
军旅生涯奠定奉献精神
1983年10月,王世成实现了自己从小的梦想——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消防兵。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求远远高出了部队要求。王世成很清楚,训练时的一丝怠慢,全都会表现在出警时的状态。他不但自己训练刻苦,更主动帮助和鼓舞训练成绩较差的战友。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友们都慢慢地对这个话语不多,却热心肠的人称赞不已。
来到部队前,王世成对党和部队了解得很少,仿佛离他很远,而通过在部队的系统学习,使他对党和部队的认识不断深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文化不高,家里也比较困难,但这句话,从小就知道”王世成回忆。入伍不久后,便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而当班长问他为什么要入党时,他憨笑地说道:“想和其他党员一样,在困难的时候,有资格冲在最前面”。在1987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日,王世成正式被发展为中共党员。从此以后,他的确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切实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履行了自己当初的诺言。
1986年4月的一天,中队的警铃电话突然响起,每个战士做好了出警的准备,但被告知不是火警,是县人民医院的电话,一位孕妇因为难产而导致大出血,医院的血源不足,便向附近的消防战士求助。中队长第一时间集合队伍,进行初步血型化验,只有两名战士的血型和所需的血型一样,这其中就有王世成,2人迅速赶到医院,为产妇献血。“没事,多抽点,我们血多”两人的话让护士很是感动,由于及时输血,产妇顺利度过危险,母子平安。王世成第一次理解了什么是“助人为乐”,面对产妇家人激动的感谢,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光荣感,这是一名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988年8月8日,消防队接到警情电话,当地一家电器修理厂发生大火,电器厂内有一定数量的汽油桶,随时可能发生爆炸,情况十分危急。王世成所在的消防中队第一时间赶到火情地点展开救援。就在大火逐渐被控制的时候,王世成与战友准备将汽油桶转移至安全地带,此时意外却发生了,汽油桶发生爆炸,战友被烧伤,两人的退路也被大火包围。关键时刻,王世成冷静面对,将平时刻苦训练技能灵活运用,在和战友默契配合下,巧妙地扑灭了大火。望着救援成功的“战场”,王世成绷紧的神经放松了下来,却浑然不知自己的面部早已被灼伤,所幸无大碍。
1989年3月,王世成退伍。尽管充满了不舍和留恋,但回望自己的军旅生涯,无愧于国家和人民的厚望,无愧于自己努力付出,《先进工作者审批表》上满满的嘉奖记录,是对王世成最好的肯定。“岗位不一样了而已,依然可以帮助他人,还是会继续以党员和战士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王世成的话说得轻松,但还是能感觉得出他对部队的那份挚诚。
不为人知的坚持和奉献
退伍后的王世成转业到了当地市造纸厂消防队,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谈起王世成,人人赞不绝口。之后因造纸厂濒临停产,王世成决定南下,来到了深圳加入了深圳巴士集团,成为一名驾驶员。也将自己的奉献精神和乐于助人带到了深圳。
初到深圳,王世成独身一人住在员工宿舍,生活也是“两点一线”。他听同事们谈起了公司组织义工、无偿献血等一系列的活动,王世成积极参与,主动报名。从那时起,王世成也找到了下班之后的乐趣——致力于公益。同事们打趣道:“忙,他可忙了,每天早出晚归的,乐此不疲,来者不拒,宿舍对他来说就是个晚上回来睡觉的地方”。时间匆匆,再回首,看看王世成,义工服务时长超过2000小时,献血次数超过60多次、献血量超过20000毫升,“五星级义工”、“优秀地铁义工”、连续5年“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献血突出奉献奖”……无疑是对王世成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2018年9月,台风“山竹”正面袭击深圳,按照预约,王世成早早地到达了宝安献血站,但等他献完血,整个深圳为防止台风灾害,地铁、公交停运。王世成慌了,但他不是担心台风,而是担心自己不能及时回到住处待命,影响到第二天早班、影响到乘客出行、影响到同事和车队的排班。王世成趁台风稍弱,克服一切困难凌晨12点前赶回了住处。风雨无阻的坚持和对岗位极端负责任。这,就是他。
除了对献血的坚持,王世成对做义工有着同样的热情。王世成曾任深圳地铁义工联“赤尾站”小组长,现任“华强路站”小组长,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和义工联小组成员对这个熟悉的身影赞不绝口。王世成的好口碑不单单是因为积极参加活动多,更是因为他的细心和耐心。多年在深圳巴士集团的从业经验,早已对弱势群体老、幼、病、残、孕妇、抱婴者格外上心,他最清楚这类行动不便的人群需要提供什么帮助。在一次地铁义工联的执勤活动中,王世成发现祖孙三人在扶梯旁摔伤,他第一时间安抚伤者和检查伤势,并配合地铁站工作人员及时包扎伤口。祖孙三人特意找到了执勤中的王世成,向他表达了感谢,地铁工作人员更是在公开媒体赞扬了王世成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多年的默默无闻,他的荣誉早已数不胜数,他的奉献精神中最难能可贵的可能就是这份默默的坚持。各项无偿献血证书记录了他的默默无闻,更记录了他的“满腔热血”,被他热血救助过的人会记得他,献血站的工作人员会记住他,社会更会记住他。
职业的使命和责任是一种动力
公交车驾驶员,在王世成看来,自己非常适合这份工作。只要认认真真地工作,就能给他人带来出行便利、为社会增添贡献,所以他每天都以高昂的状态,饱满的热情出现在工作岗位上。截至目前,累计安全驾驶578899公里,零违章、零事故、零投诉。2017年,被评为公司优秀员工,2019年被评为集团工会积极分子。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彻底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王世成毅放弃回老家探亲的机会,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据他回忆:“当时就感觉国家遇到了这么大的事,我是名党员,也是名退伍军人,更是名社会工作者,我必须站出来,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随后,无论是保证疫情期间正常行驶,还是测温岗执勤和积极参与消杀工作,积极响应公司为抗击疫情所安排的工作,到处都有他的身影。他像每一名抗疫战士一样,不惧危险地出现在抗疫前线。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感染者也更多的变成了境外输入人员。深圳巴士集团第三分公司承接了口岸、机场入境专线的转运任务,根据公司党委工作部署,成立“口岸入境转运专线临时党支部”,王世成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提出了自己要投入第一线的请求。境外输入感染患者不断增多,王世成没有一丝退缩,不怕累、不怕苦。有人问他是否因为有什么好处才愿意参加时,他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好处就是我是一名党员”。戴着厚重的防护面罩,没有乘客能看到他的脸,但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张充满阳光的脸;穿着全身包裹的防护服,没有人认识他是谁,但每个人都知道,防护服的里面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王世成严格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默默地为社会付出,为的更是一份自己的认同。他认同部队,于是在部队中严格训练,为的就是尽最大努力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他认同共产党,所以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奉献着,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为社会做贡献当成自己的一份荣耀。他认同公司,所以被公司的氛围感染着,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义工和献血公益活动,慢慢也带动更多同事加入到公益活动中。
“一腔热血、默默奉献”这是王世成身边的朋友、同事对他最深刻的印象,也是他身上的一种正能量标签。有些人,无论走到哪,都难以掩盖自身的光芒,就像王世成一样,虽然不善言辞,却一直在默默奉献。几十年如一日,在他眼里却是再平凡不过的小事,他身上有一种可贵的“平凡”,就像他自己所说:“党和国家养大了我,公司培育了我,我文化不高,但是懂得知恩图报”。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事,但不妨碍他冠以英雄的称号,一名默默无闻的英雄、一名普普通通的英雄。
下一篇:建国——公益的路上,重新出发